资讯动态

SCHOOL DYNAMIC

「中医针灸」针灸取效的关键,主要看是否达到“得气”!

中医针灸取效的衡量,主要依靠针刺时是否达到“得气”


什么是“得气”?这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得气,就是俗称的“针感”,在古代被称为“气至”,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11.jpg


为什么扎针特别强调得气,是因为我们认为,一般得气与否、得气的快慢,是能否获得针刺疗效的关键。《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得气既是判断治疗效果的衡量标准,又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那怎么判断中医针灸是否“得气”了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判断。


《标幽赋》中有提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


一方面,从医生的角度看,针刺的时候,医者的刺手则能够体会到针下沉紧、滞涩或针体颤动等反应。如果针刺未得气,患者没有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也会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另一方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当针刺得气时,患者感觉到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反应,有时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反应,有时出现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扩散等现象,我们称之为“循经传导”反应。《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云:“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所以,扎针时得气的感觉,一般表现为扎针后患者体会到穴位附近的酸、麻、胀、痛,甚至有针感传导的感觉,医者手下有沉紧滞涩的感觉。


另外,艾灸之下也会产生得气反应,其表现类似针刺得气,热、凉、痒、胀,并可以出现一定的扩散感。


10.jpg



但有时候我们感觉到的针感不多,甚至体会不到气至的出现,这时候怎么办呢?其实,因为影响“得气”的因素很多,有穴位因素、技术因素,也有情绪因素、环境因素等。


1、穴位不准确,取穴有偏差,针刺角度有误、深浅不当,或运用手法不当等等,都会影响针感的产生。


2、患者体质虚弱、久病体弱、正气亏虚导致的经气不足,或者因为精神涣散、情绪不集中,还有其他病因导致感觉迟钝、感觉丧失,则较不容易得气。


3、环境因素,例如气温、潮湿等等,影响得气与否。不易得气。


一般情况下,毫针刺中腧穴后,运用一定的行针手法即能得气。得气,是毫针针刺法当中取效的关键,因此如果没有得气,就要促进其得气,一般医者可以使用纠偏法、侯气法,或者益气法,帮助患者在针灸时促进其有得气感。


1、因为取穴不准,或针刺时的角度、方向、深度不恰当所致的情况下,可以出针,重新定准腧穴正确位置后,再行针刺,即纠偏法。这就要求医者既要取穴准确,更要掌握好不同穴位的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和强度,以达到得气为准。


2、因为机体正气不足而导致不得气的患者,可在其他已得气的腧穴(多用具有强身保健的腧穴,如足三里、气海、关元等)上加强补的手法,或在未得气的腧穴上施以温针灸法、艾灸法以温经益气;或加服适当的补益药物,使其正气渐复,经气充实,促使针刺得气,这就是益气法


3、《针灸大成》:"用针之法,以候气为先"。当针下不得气时,可以留针候气,等待气至,也可以采用间歇手法运针,以待气至,这就是侯气法。前者为静留针候气法,后者为动留针候气法。留针候气,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以上就是 "「中医针灸」针灸取效的关键,主要看是否达到“得气”!" 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动态资讯 栏目查看
免费领取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