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SCHOOL DYNAMIC

脆弱也是一种力量

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坚强、独立、自强不息,总是表现得非常硬朗,几乎很少看见他们求助于别人。


当身边人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一马当先,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而自己遇到困难时,则往往羞于寻求帮助。他们发光发热,像太阳一样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和支持;却往往在自己遇到困惑甚至危机的时候,躲在自己营造的内心阴影下黯然神伤、独自垂泪。


周围的人习惯于享受他们的付出,而难以通过他们坚强的外表去体察他们内心的脆弱。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有脆弱的时候;也有承受不了,需要找个肩膀靠一靠、找个对象倾述的需要。


这样的人格特质,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美人鱼性格”。


美人鱼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里我不再赘述,只是简单地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来解析一下这个童话故事。


5.jpg

美人鱼生活在大海中——在荣格的理论中,大海往往指代情感,几乎所有和水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指代情感。美人鱼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本来生活得很好很幸福。但是,为了获得一种和自己并不匹配的爱情(她是鱼、王子是人),她放弃了自己作为鱼的价值,将自己变成人去靠近并试图取悦王子,和他结合。这象征着人鱼公主为了爱牺牲了自己的独特性。用美妙的声音向魔女做交换,变化成人,象征着她为了这种并不匹配的爱情,必须付出隐忍、无法表达痛苦的代价。后来,她最终也没有因为这种自我牺牲赢得王子的爱情,反而是王子和另一个人结合了,这是人鱼公主必然的命运。姐姐们为了拯救她,让她用剑杀死王子——剑在这里象征着我们都懂的慧剑,让她斩断情丝即可得救。但是为了自己的爱情,她放弃了,最终变成泡泡死去。


在心理意象上,死去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死去,也可以理解为失去生命力。变成泡泡意味着,失去了自我的人鱼公主,既不能做回本来的鱼,也不能成为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泡泡,这另外一种存在状态,代表着一种无生命的存在而幻化了。同时,人和鱼,这两种不同特质的生物集中在一起,本身也代表着一种分裂或者说双重人格,象征着人的内心里获得与丧失、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性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天才安徒生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极具心理学分析价值。这恐怕也是他的童话广为流传的原因吧。如果这些故事不是具有这种从灵魂深处震撼全人类的力量,很难想象会被那么多人所熟知。


在这个故事中,鱼本身也是一个意象,象征着女性。鱼生存在水中,离开水则无法存活,象征着女性对于情感的依赖程度往往很高。那么,充满情感的环境——大海,就是她最适合生存的地方。为了获得另一种理想的生活——和王子结合,意味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她放弃了自己作为鱼的存在,意味着失去自我。然后,这种耗空甚至牺牲自己去爱别人的方式并没有带给她理想的生活,反而让她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变成泡泡。


当然,这种解读也仅仅是从一个角度出发,还可以有很多别的解读方式。在这个故事中,我以为有一个核心的词汇,那就是——自我牺牲。


无疑,美人鱼是一个自我牺牲的典型意象。这种耗空甚至牺牲自己去爱别人的方式在人类发展史上被不断重复上演,很多人甚至乐此不疲。这种方式,至少可以从四个层面去看到:


第一,   爱的对象是自己的重要他人,就像王子对于人鱼公主而言是最重要的人,为了爱这个最重要的人,可以丧失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性。


第二,   这种爱本身是不对等的,公主不断地付出和牺牲,而王子却难以领会,或者根本不愿意领会,当然也不会付出相等的爱来回报公主。


第三,   这种面对自己热爱对象的强烈情感会让一个人失去表达的力量,这种表达包含不被理解的痛苦、无法言说的矛盾或者不被尊重的悲伤。因为表达意味着可能会失去这种理想的对象,或者表达会让自己内心产生对所爱对象的内疚感。长此以往,他们常见的模式就是:隐忍,加倍付出,并幻想着这次对方可以理解我。这其中,自我牺牲的一方是有怨言甚至恨意的,但是因为害怕表达怨言和恨意会让过往的付出付之东流,或者有可能破坏了自我内心长期以来建立的道德上的崇高感,他们往往选择不表达,即使因此丧失自我也在所不惜。


第四,   不表达的背后也隐含了对所爱对象的矛盾心理——爱与攻击。因为爱而不断付出,掏空我自己,需要的都拿去吧,另一方面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攻击——“你看我都这么爱你了,你竟然无动于衷”类似这样的怨恨。同时,这种攻击也会让他们生出内疚感而将这种攻击转向自身——我怎么能够这么怨恨我所爱的人呢?自责、内疚都是可以想象并且完全可能出现的。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转向自身是抑郁的发病机制。之后,他的弟子K·亚伯拉罕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精确地说出了抑郁的发病机制是——对所爱对象的矛盾情感。比如一个失恋的女孩子,对丧失的爱的对象可能就有这种矛盾的情感——爱恨交加。如果仅仅由爱转恨,那么她不会抑郁;如果仅仅是爱,幻想着所爱的男人终有一天会回到身边,重拾旧梦,那么,这种幻想也可以支撑着她不会抑郁——当然,这种幻想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如果一直保持爱的感情而不是从这种已经丧失的爱中脱离的话,爱恨交织很可能会发生,如果沉溺在爱恨交织的情感中,就比较容易导致抑郁的发生。那么由此我们也可以假设一下,人鱼公主最终抑郁,变成泡泡意味着丧失生命力,也可以自圆其说吧。


 


那么,自我牺牲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如果我们要追根溯源的话,恐怕还是要回到幼年。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是他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稳定的、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稳定的,并且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让他得以生存。


让我们回到那个必须依赖养育者(多半是父母)才能生存的早年。如果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如果你这次考不好,出去旅游的计划就取消;如果你摔倒了哭,就不是男子汉,就会被别人看不起……等等等等,这种“如果……那么……”句式所表达出来的“有条件的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我必须要努力、必须要满足父母的需要,我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爱。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内化父母的价值观,逐步形成看待自己和环境的视角。而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有的并不合理,比如:为了迎合父母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玩耍的快乐、放弃和同学一起嬉戏的时间,不断丧失自己天真烂漫的天性,不断走向父母为我们设定的价值体系中,最终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而价值体系是一个人性格的核心。


慢慢长大以后,面对亲人、上级、老板的要求,或者即使这些掌控我们命运的人根本就没要求,我们也会将早已内化的价值观投射出来,认为他们也会跟早年的父母一样要求我们,认同并想方设法满足这些要求,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取悦我们的重要他人,只为了不失去他们的认可或关爱。


这种迎合,在早年的时候有利于我们生存,所以具有适应性,让我们可以抵御失去父母之爱的恐惧——对于一个无法独立存活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失去养育者的爱与照顾了。但是这种迎合与牺牲长期存在,就会形成我们与重要他人的固有关系模式,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长大以后,尽管我们已经可以不依存于父母生存了,但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很难改变,依然深深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自动化地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指导作用。


如果我们的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贬低多于赞扬,很可能让我们逐渐形成自我贬低的倾向。那就是:尽管我很努力了,但还是离他们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我还是有可能会失去这种我需要的爱,我只有加倍努力,才能避免爱的丧失。而且,因为自我贬低,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自己所需要的。于是,当我们自己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也会羞于表达。慢慢地,我们仿佛忘记了自己也有需要,也渴望被照顾,渴望至少在一些时候拥有自己的空间,而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而活着,成为别人生存的附庸。


如果我们不幸遇到那些因为内心缺失而索求无度的重要他人(他们早年的养育者或许恰好就是自我牺牲者),那么,他们的索求正好和我们的愿意付出结为同谋,于是,在这种交互作用的动力下,索求者越来越贪得无厌,付出者越来越穷其所有。在家庭甚至家族中,我们往往能看到这种动力存在,不得不惊叹人类心理动力的长期性和延续性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以上仅仅是从养育方式的角度来进行解析,但也能够解释一部分的原因。


那么我们是不是无法摆脱自我牺牲模式呢?当然不是。如果性格无法改变,那么心理学所有的探讨都没有意义,心理成长也无从谈起。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自我牺牲往往是和盘剥与索求共生的。要让索求者自动停止索求可能不现实,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尽管索求者也会有内疚感,也可能因为他人的自我牺牲而被迫处于情感或道德上的低位、进而产生对自我牺牲者微妙的恨意或歉疚感等等。


人的内心总是有意无意地寻找一种平衡。如果我们的付出让我们产生了不平衡感,那么就需要觉察这种感受,尊重、接纳自己因为牺牲而产生的对索求者的怨恨。


很多人无法接纳自己也可以在某些情景下对重要他人(特别是养育者)有恨意,因为内心的超我不允许我们这样,并因此造成道德上的焦虑。但恨意并不会因此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不经意地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举个例子: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不排除母亲对孩子有恨意并无法表达。虽然俗话说“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孩子的出生对母亲而言是困扰与喜悦并存。除了幸福感,母亲的自由被剥夺、身材走形、孩子的哭闹影响正常休息等,她难道不可能因此产生对孩子的恨意吗?这种恨意,或许是无意识的,并且因为不被社会道德和母性本能所接受而无法表达,但它仍会寻找出口,从而转向攻击自身、造成产后抑郁症。这样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了。


只有当我们觉察并接纳了自己这种对重要他人的恨意,并且找到适当、安全的途径表达出来,比如:找人倾诉;和重要他人进行适当的沟通,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压抑,告诉他们:我也需要被照顾、请尊重我的感受等等。或许开始很难,但是这种愿意尝试,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成长,代表着自我力量的增强。


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尤其需要随时跟自己的内疚感作斗争。当我有内疚感的时候,充分觉察它,问问自己:我所内疚的,真的是我必须承担的吗?学会分担,学会表达自己的脆弱,学会适度的依赖。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对他人的信赖,也是一种善意,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当我们不再强求表现出我最有能力;当我们可以和自己失去所爱、被抛弃的恐惧和解;当我们可以尝试着说NO;当我们可以表达,至少在内心表达对索求者的恨意而无须内疚,充分接纳自己也有可能无能为力;当我们不再倾其所有地爱别人;当我们学会温柔地自我拥抱,也可以为自己曾经这么坚强感动到流泪……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真正不怀抱怨地爱他人。当内心的柔和慢慢浸润,外壳的坚硬开始消退,爱的能量因此欢畅地流淌,溢满生命的每个角落……


以上就是 "脆弱也是一种力量" 内容,更多精彩请进入 动态资讯 栏目查看
免费领取试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