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强教育网 教育资讯 培训资讯

2022年河南这地开学后各学校不再安排统一全科考试

来源:河南省教育厅 热度:371 时间:2022-02-12

2022年河南这地开学后各学校不再安排统一全科考试


安阳市教育局


关于做好春季开学后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在即,为确保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提早着手谋划新学期工作,现将开学后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实好“双减”政策,改进师生评价机制


各学校要在开学初期,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对照学校原有对师生评价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反思学校现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机制,研究改进方案,建立多角度师生评价机制,按照“双减”政策要求,鼓励、支持学生特长发展。学校要把扭转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分数的思想、禁止过度练习及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的教学安排的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二、各学校不得安排统一全科考试或测试


由于疫情原因,上学期末各地各学校没有组织统一期末考试的,开学后各地各校不得安排统一的、全科的考试或测试,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恰当形式帮助学生找回良好的返校学习状态,避免简单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减负增效,构建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


各地要认真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安阳市减轻校内作业负担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加强教研和集体备课,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三大环节进行整体设计,规范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教学行为,构建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各学校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向集体备课要质量,向课堂教学求效率,在吃透学情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教的“精准滴灌”,反对“大水漫灌”对师生的双向消耗。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各学校要将疫情后师生的心理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开学工作整体部署,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强化在校长领导下,以心理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主力军,包括中层领导、任课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网络心理辅导。要确保每一名学生及其家长知晓市教育局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热线400 6988 525,在遇到情绪困扰、亲子冲突的情况下,主动拨打热线电话,及时得到心理援助。


2.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学前后,各单位面向全体师生开展“新冠疫情对师生的心理影响及开学后的心理适应”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以体验式活动为主,采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认知辨析、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进行。毕业年级还要安排以减压放松、自信自强、积极认知、考场应对等为主要内容的考试专题心理辅导。最大程度地预防和消除学生因疫情、延期开学、“中考、高考”两考将至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3.关注特殊时期学生心理调适,加强识别与干预。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思想状况、心理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分析,及时掌握生活学习环境变化带给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问题,跟进化解思想问题和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特别是因疫情产生的各种应激反应和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封闭环境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开学后知识衔接困难、跟不上课程学习节奏、成绩出现落差所引发的情绪、亲子冲突等问题。心理教师要与班主任紧密配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早发现、早识别,主动干预。


五、以活动为载体,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坚持“五育”并举、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开齐开足各学科课时,特别是体育、艺术、劳动、心理等课程,发挥学科综合育人功能,丰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学校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园展示、展演、比赛活动,原则上每月要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校级活动,如合唱比赛、球类竞赛、趣味文体活动、艺体展示等,以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常态高效的学习习惯,促进儿童青少年积极、快乐、健康、全面发展。


六、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全员网格化联系机制


学校要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家访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386号)、《安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安教基〔2019〕295号)精神及要求,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学校领导带头、中层干部作表率、年级和班级负责人为主体、全体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家访工作队伍,明确学校干部、教师联系对象,建立全员网格化联系机制。


开学后,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宣传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与特点,指导家长更多的了解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理解孩子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平等沟通与交流;教育孩子更多地理解家长的艰辛和付出,培养孩子感恩父母和关心他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作亲子关系的融合剂,搭建亲子交流的连心桥,凝聚家校共识、增进家校互信、增强家校合力,有效化解亲子关系等矛盾。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黄发强、贾元格